更多>

短命建筑 是谁下的怪蛋?

 时间:2014-10-17 点击:1748 

2010年4月,时任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每年新建建筑面积为20亿平方米,而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

更可怕的是全国各地都有一些建筑的寿命远远不到30年,远的不说,比如最近几天有媒体报道广州陈家祠广场投入了4.5亿,仅用4年就要拆;云南河口花2.7亿建文化长廊,3年后花3亿拆除。

反四风、约束公款消费节省了不少的财政资金,但是出一个短命建筑连建带拆花掉的钱就动辄数亿,又让纳税人的一大笔血汗钱打了水漂。除了浪费金钱与资源,不停地盖楼拆楼也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污染了环境,增加了碳排放。据报道,在“推倒重来”的短命建筑当中,确属质量有问题的并不多见,业内人士表示,现实情况是一些建筑仍在“青壮年”时期,就因为规划变动等种种原因被拆除,造成巨大浪费。


可以说,造成短命建筑的根源还是在于短命的规划。城市规划理应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不能一任领导一个样。但是在有的时候、有的地方,城市规划不是一件科学、严肃、长久的事情,而是由领导“拍脑袋”决定。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在领导班子换届以后,新领导很可能不喜欢前任领导的规划,所以就琢磨着拆了再建。更有甚者,某些时候“推倒重来”不仅仅因为个人喜好,还掺杂了隐匿的利益链。正如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时所批评的那样:“建大桥是GDP,拆了又是 GDP,再建一次还是GDP。”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动辄花个几亿元盖楼,再随随便便花个几亿元拆掉,让人情何以堪?

资料显示,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74年。我们期待,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规划制度能够更科学、更严肃,官员政绩考核也能够和拆拆建建厘清关系。对于劳民伤财的短命建筑,应该建立问责机制,把相关问题一查到底。

快速搜索
关键字:
类 型: